崔兴然,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理工大学-哈佛医学院联合培养博士(2011.2-2013.5),哈佛医学院博士后(2013.6-2015.12);东南大学非线性动态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东南大学-安克创新大健康联合研发中心执行主任;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智能医学信号课题组负责人。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睡眠专委会常委委员,江苏省预防医学会认知障碍防治专委会委员,江苏省幼儿体育协会运动益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持或参与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发表SCI论文4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14项,其中已授权6项。
邮箱:cuixr@seu.edu.cn
个人论文主页: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hl=en&user=W7yaLQIAAAAJ&view_op=list_works&sortby=pubdate
研究方向
2009年至今一直从事医工交叉、医教融合等交叉学科研究,以临床或大健康需求为导向,采集并分析人体复杂生理信号(如脑电、心电、血糖、血压、脉搏、呼吸、体动等),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非线性动态量化指标。研究方向包括:非线性复杂时间序列分析,神经、生理信号分析,可穿戴技术,睡眠,神经调控,生理-心理计算,音乐心理学, 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中医科学化。
全球竞赛经历
2012-2017年作为团队核心成员和中国境内唯一参赛人员,参加了由美国XPRIZE基金会主办,高通基金会赞助的第一个世界医学竞赛QualcommTricorder Xprize,团队获得全球第二名和100万美元奖金,本人排名3/11(彭仲康教授领队)。该竞赛中我们研发了总重量小于2.3公斤的医疗诊断系统,可持续监测5项生理信号:血压、心电、体温、呼吸频率及氧饱和度,同时可以验血、验尿及拍照诊断。可诊断13种竞赛指定的疾病,本人在项目中参与开发多种穿戴式医疗设备,负责提取了多种疾病诊断指标。
2024-2030年,彭仲康教授继续领队参加XPRIZE基金会主办的第二个世界医学竞赛Healthspan(总奖金1.01亿美元),本人排名2/14,力图突破一系列健康监测、评估、管理、干预等技术壁垒;挑战“以普适性方法或产品,延长生命终点5-10年健康生活”的国际公认难题;研发个性化的健康老化管理和干预产品,减少生命终点的卧床时间。
课题组共同指导老师
彭仲康教授(Chung-Kang Peng)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Z0fBt9oAAAAJ&hl=en
彭教授是我的导师。现任东南大学首席教授(2023-),曾任哈佛大学教授(2014-2022)副教授(2009-2014)。斯坦福“全球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排名全球顶尖前0.4% 。彭教授是美国国家复杂生理信号研究基地(PhysioNet)的创办人之一。在Nature, PNA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期刊发表论文270多篇,被引用超过75,000次(h-index 90)。彭教授是物理学家,专精于统计物理、复杂系统科学、非线性动力学,并致力于跨领域交叉研究,在物理与生物医学领域皆有重要贡献。彭仲康教授创立了“动态生理复杂度”理论,用复杂系统的理论以及分析人体生理信号的动态变化来量化人体的健康与疾病。
彭教授亲身参与课题组每周例会。
课题组在研科研项目:
1.XPRIZE Healthspan
2.中老年人健康管理平台及其临床研究测试
3.高强度应试训练驱动长期睡眠剥夺影响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神经机制研究
4.中国学龄儿童脑智发育队列研究-情绪与社会技能发展分化的脑网络机制
5.基于EEG+AI探索可视化电针精准治疗失眠症的研究
6.基于生理信号分析的健康管理探索研究
7.儿童睡眠呼吸暂停对认知功能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
8.心肺耦合分析在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9.基于多模态生理监测的阿尔兹海默症治疗效果评估
10.ICU重度昏迷患者的神经生理响应研究
11.实验室鼓励开展自由探索性的创新研究
关于读博:
读博就像一场马拉松,重要的不是起跑时的热情,而是途中无数次想放弃时,你还能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继续跑下去的力量。学术道路不是唯一的好选择,不适合读博不等于失败,关键是在作出选择时要认清自己,并对自己诚实。
招生信息:
从2025年开始,课题组每年有5个博士名额,10个硕士名额。
欢迎生物医学工程、电子信息、通信、计算机、统计物理学、自动化、应用数学、音乐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
希望学生对医疗健康行业或者脑科学研究领域具有浓厚的兴趣,沟通能力强,团队协作能力强,与团队成员互助友爱,具有熟练的英语读写能力。
如果希望我指导SRTP及本科毕业设计,请提前与我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