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推荐工作程序及时间安排
1、8月份学分绩点计算及排名表上交。
2、9月20日学院制定工作细则表并上交。
3、9月21-22日,向学生公示“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2010届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细则”,学院向2010届应届毕业生宣讲推免文件,学生向院系申请,填写申请表及相关证明材料。
4、9月23-24日,推免生工作领导小组对申请者进行初审,组织面试,核算成绩,排名,并将考核成绩分别填于有关表格内上交学校。
5、9月25日-10月4日,院系公示名单并上交名册,公派或直博生9月28日交名册表和申请表。
6、10月5-10日,学生填写学校申请表、推荐书。
7、10月13日左右:学校公示免研名单
8、10月23日左右:学校发文、领取报名码、学生填写全国推荐表、院系填写数据表送教务处。
9、11月1-5日前上交全部表格
二、成绩评定原则及排名办法或公式(含学习成绩、面试成绩和综合能力成绩等)
1、学生获得参加推免研究生复试的资格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2、按照最终成绩的排名,从高到低获得推免资格。学生在选择跨校交流、跨院系交流、本院免研等志愿时,按排名及志愿依次录取。
3、成绩评定办法如下:
(1)最终成绩=平时成绩(70%)+面试(25%)+获奖加分(5%)。
(2)平时成绩计算:包括所有必修课程,采用百分制(优、良、中、及格分别按95、85、75、65计),计算加权平均,其中加权系数超过1的课程有:数学(工科数学分析为1.2,高等数学A为1.1),大学物理A(快班1.1,普通班1.0)、大学英语(快班1.1,普通班1.0)。其它必修课程与限选课程为1.0。
(3)获奖加分:包括大学生数学竞赛、物理竞赛、英语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器人竞赛和智能车竞赛等。各项竞赛每队(组)人数为1-3人时按实际人数加分,超过3人时按3人分值加分。同一项竞赛不重复加分。获全国性竞赛省级一等奖以上者可充抵一个缺陷(报学校审批),并且加分值扣除1分。数模竞赛国际获奖各等级加分等同于全国电子设计竞赛相应等级加分。加分见下表:
大学生数学竞赛、物理竞赛、英语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器人竞赛(实物组)、智能车竞赛加分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国家级 5 4 3
省 级 3 2 1
校 级 1 0.5 0.2
机器人竞赛(仿真组)加分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国家级 3 2 1
省 级 1 0.5 0.2
校 级 0.2 0.1 0
(4)获省级以上三好生、校长奖学金、校级三好生标兵、校学习优秀生者可充抵一个缺陷(报学校审批),此时不加分;无缺陷者可加分,获省三好生、省优秀学生干部、校长奖学金、校级三好生标兵者加1分,获校优秀生、校优秀学生干部者加0.5分,不重复加分。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者(必须是第一作者)加1-3分(省级1分,国家级3分)。
累计加分不超过5分。
三、学院面试办法
1、面试专家小组组成:从推免生工作专家考核小组中随机选取5名教师组
成面试专家组,并确定一名组长。
2、面试内容:考察内容包括外语口语水平、知识结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
质等。
3、面试形式:用外语自我介绍和外语交流、回答从题库中随机选择的2个题目、回答专家提问。
4、面试顺序:抽签方式确定。
5、面试成绩核定:专家从考核的几个方面对每位学生逐项打分,计算总分,最后计算各位专家打分的平均分作为该学生的面试成绩。面试时侧重考核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各位专家的打分表由复试小组组长签字存档。
1、8月份学分绩点计算及排名表上交。
2、9月20日学院制定工作细则表并上交。
3、9月21-22日,向学生公示“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2010届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细则”,学院向2010届应届毕业生宣讲推免文件,学生向院系申请,填写申请表及相关证明材料。
4、9月23-24日,推免生工作领导小组对申请者进行初审,组织面试,核算成绩,排名,并将考核成绩分别填于有关表格内上交学校。
5、9月25日-10月4日,院系公示名单并上交名册,公派或直博生9月28日交名册表和申请表。
6、10月5-10日,学生填写学校申请表、推荐书。
7、10月13日左右:学校公示免研名单
8、10月23日左右:学校发文、领取报名码、学生填写全国推荐表、院系填写数据表送教务处。
9、11月1-5日前上交全部表格
二、成绩评定原则及排名办法或公式(含学习成绩、面试成绩和综合能力成绩等)
1、学生获得参加推免研究生复试的资格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2、按照最终成绩的排名,从高到低获得推免资格。学生在选择跨校交流、跨院系交流、本院免研等志愿时,按排名及志愿依次录取。
3、成绩评定办法如下:
(1)最终成绩=平时成绩(70%)+面试(25%)+获奖加分(5%)。
(2)平时成绩计算:包括所有必修课程,采用百分制(优、良、中、及格分别按95、85、75、65计),计算加权平均,其中加权系数超过1的课程有:数学(工科数学分析为1.2,高等数学A为1.1),大学物理A(快班1.1,普通班1.0)、大学英语(快班1.1,普通班1.0)。其它必修课程与限选课程为1.0。
(3)获奖加分:包括大学生数学竞赛、物理竞赛、英语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器人竞赛和智能车竞赛等。各项竞赛每队(组)人数为1-3人时按实际人数加分,超过3人时按3人分值加分。同一项竞赛不重复加分。获全国性竞赛省级一等奖以上者可充抵一个缺陷(报学校审批),并且加分值扣除1分。数模竞赛国际获奖各等级加分等同于全国电子设计竞赛相应等级加分。加分见下表:
大学生数学竞赛、物理竞赛、英语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器人竞赛(实物组)、智能车竞赛加分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国家级 5 4 3
省 级 3 2 1
校 级 1 0.5 0.2
机器人竞赛(仿真组)加分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国家级 3 2 1
省 级 1 0.5 0.2
校 级 0.2 0.1 0
(4)获省级以上三好生、校长奖学金、校级三好生标兵、校学习优秀生者可充抵一个缺陷(报学校审批),此时不加分;无缺陷者可加分,获省三好生、省优秀学生干部、校长奖学金、校级三好生标兵者加1分,获校优秀生、校优秀学生干部者加0.5分,不重复加分。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者(必须是第一作者)加1-3分(省级1分,国家级3分)。
累计加分不超过5分。
三、学院面试办法
1、面试专家小组组成:从推免生工作专家考核小组中随机选取5名教师组
成面试专家组,并确定一名组长。
2、面试内容:考察内容包括外语口语水平、知识结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
质等。
3、面试形式:用外语自我介绍和外语交流、回答从题库中随机选择的2个题目、回答专家提问。
4、面试顺序:抽签方式确定。
5、面试成绩核定:专家从考核的几个方面对每位学生逐项打分,计算总分,最后计算各位专家打分的平均分作为该学生的面试成绩。面试时侧重考核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各位专家的打分表由复试小组组长签字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