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工程发展之管见

发布时间: 2014-05-30      访问次数: 1287

临床医学工程发展之管见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工程科  刘铁兵

我是19899月入学的双学位班本科生,1996年毕业,同年7月特招入伍到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生物医学工程科工作。18年来,我由一个初出学堂的地方大学生,逐步成长为一名年资较高的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也更多地见证了我国临床医学工程的起步与成长,对临床医学工程的发展也有一些管窥之见。

谈到临床医学工程的起步,先说说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临床医学工程的学科发展。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工程科前身可以追溯到成立于197454的我国医院内第一个临床医学工程实体南京军区总医院临床实验科医学电子室。创业之初,在保障本医院乃至全军区医疗机构医疗设备器械维修、相关医疗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经过10余年不断努力开拓进取,学科建设初现规模。1985年在医学电子室的基础上组建了独立的医学电子科。同年,总后勤部卫生部依托医学电子科成立了全军医学电子工程中心。适应学科发展,经编制调整(医学电子科部分计算机技术人员分离出去成立了信息科计算机室),1988年由医学电子科电子仪器室组建生物医学工程科,医学工程学科发展步入崭新的规范性发展历史阶段。1998年生物医学工程科与器材供应科合并,成立医学工程器材科,科室职能和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学科建设得到进一步全面提升。根据国内外学科建设的发展趋势,为与国内外学科建设模式接轨,方便学术交流,扩大学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军队编制整顿深化的基础上,2004年科室更名为医学工程科,一直沿用至今20065月,依托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工程科成立南京军区临床医学工程中心。

作为临床医学工程专业的实体科室,医学工程科主要负责医院医疗设备、医用耗材的采购、引进和经济核算,负责全院医疗设备的维护、维修和技术保障,参与全院与医疗相关的工程项目建设,开展教学科研以及学术交流。基于此,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可把技术保障、技术研究、医疗设备集中管理、物资供应、采购事务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学术教育等列为自己重点发展方向。

技术保障 负责医院医疗设备、器械的维修、维护、保养、咨询与建议等技术保障服务,负责全院医学工程相关项目的立项、论证、评估、监督和验收等技术支持服务。技术保障的工作将常规医院医学工程部门的单纯设备维修保障工作进一步延伸到满足医疗对工程技术的需求上,延伸到工程技术对医疗领域的各种技术保障上,延伸到与医疗相关的工程项目的实施与管理上,极大地丰富了临床医学工程的内涵,拓展了临床医学工程的外延,不仅大大提高了医学工程的技术保障效果和效力,而且对临床诊疗技术的进步与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作为医学工程学这门学科的重要分支和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对医学工程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技术研究 负责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计量检定和计量管理,维修技术和维护方案,管理方法和管理效率,项目论证(包括医疗设备引进以及相关的标书撰写等)和项目评估,医疗设备不良事件的监控与报告等相关技术研究。技术研究作为医学工程的全新的职能分支和职能趋向,代表着临床医学工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方向。

医疗设备集中管理 医疗设备集中管理是我们首创的设备管理方法,经过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逐步成为具有示范作用的管理模式。医疗设备集中管理负责医院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输液泵、注射泵、除颤仪等共用性较强的医疗设备的集中管理、调配事务。通过对这些设备的集中管理,达到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医疗设备资源闲置浪费,提高医院医疗设备资金投入效能,避免医疗设备过分重复投资,保证设备保养工作落实到位,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安全系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生命周期,减轻医院、临床科室资金投入压力。另外在应急医学救援时,还能实现医疗设备的应急动员。

物资供应 负责医疗器材(器械)的存贮、处理(拆解、清洗、消毒、打包等)、流通、供应的管理和控制。在多年工作实践基础上,通过对医疗器材流通各个环节的深入分析研究,总结了一整套科学的管理和控制方法,并进一步上升到理论层次(零库存理论,分布式库房理论和物资动员理论),形成独到的关于医疗器材的科学管理体系。

采购事务服务 负责医院医疗设备器材采购的计划征集(或上级下达的采购任务落实),预案制订,商务活动实施,信息发布、搜集归纳与分析等,负责医疗设备器材的跟踪管理与考核(效益分析),负责商务活动效能的评价、评估、分析与研究,医疗设备器材采购效力的分析、评估与报告等。

信息技术服务 负责医院综合信息网构架和建设策略的研究、实施、维护和升级以及信息的存贮、传输、检索、加工和挖掘等技术保障服务,从事网络和各种媒体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研究,为全院工作人员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

学术教育  负责与学科发展密切相关的教学、科研、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人才引进与培养,学科发展策略、方向和目标的制订。工作于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根据病人诊断和治疗的需要,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提出一些诊断和治疗的新构想。这些构想可能需要工程技术作支持,但医务人员对一些工程技术方面知识往往相对缺乏。这时工程技术人员可以依据医务人员的诊疗思路,利用现代工程技术原理和新材料与新方法,与临床医务人员紧密配合,实现他们的创新性思维,研究出适合于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器材和新设备,并将它们服务于临床,解决临床医疗工作中实际问题,最终使患者受益。如此,形成一个良好的医工合作或结合模式,实现医学工程与临床医学螺旋式、相互协调发展,彼此不断提高。

另外,通过学术教育,与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联合,设立研究生培养点,建立毕业设计和实习基地,一方面奠定巩固了学科的学术地位,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教学、学术研究水平,锻炼了医学工程技术人员队伍,另一方面增强了整体的科研实力,浓厚了学术研究氛围;通过承办、举办或协办现场观摩会、学术年会、周期性学术活动等举措,增加与业内同行的学术交流机会,扩大与业内同行学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提高学科知名度,增强了学科在业内的影响力和号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