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系系史(1984-2001)——李乃弘

发布时间: 2014-03-05      访问次数: 534

       1984年,正当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南京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诞生了。生物医学工程是电子学与生物医学学科交叉形成的新兴学科,它起点高,发展速度快,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建立生物医学工程系,是学校学科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为适应科学发展的大趋势,加强生命学科的建设,生物医学工程系于1990年更名为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系(简称“生医系”)。
一、生物医学工程系的孕育
       1979年2月,南京工学院电子研究所年轻教师韦钰作为第一批赴德留学人员去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洪堡奖学金的资助下,韦钰勤奋努力,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就取得博士学位,并获得该校的最高荣誉奖“博歇尔奖章”。此后半年内,韦钰考察了西欧一些国家,于此同时她决定把生物医学工程作为回国以后的工作方向。原来韦钰在国外从事的是回旋管的研究,改变专业方向是她考察了国际科技发展趋势,从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而作出的重要抉择,她说,学术方向上要敢于创新,现在都在发展,你不搞新的,不改革,谁创?谁改?
       1981年底,韦钰从德国返回学校。在校党政领导的关怀下,电子研究所建立了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小组,开始只有6名教师,其中3名是刚从无线电系、电子工程系、自动控制系毕业留校的;主要设备是韦钰从国外带回来的的一台微机,固定资产仅为12.3万元。他们不讲条件,因陋就简,雷厉风行地开始了研究工作,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一下就上了“肺功能测试仪”、“微机数据采集装置”和“负片图像处理系统”三个研究项目。
        1983年5月,电子所在研究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生物医学电子学研究室。韦钰任电子所副所长兼研究室主任,欧阳羲同任党支部书记,李乃弘任实验室副主任兼副书记。研究室成员扩大到17人,其中,中年教师7人,青年教师7人,教辅人员2人,职员1人。他们是:韦钰、欧阳羲同、李乃弘、顾本立、周子文、梅菊芳、张祥麟、汪曣、陆斌、王林、陈勇、徐益平、袁兴朝、杨军辉、许茂芳、李玉成和解明。平均年龄较低,是一支充满朝气的队伍。
        当年,共建成微机、超声、微波3个实验室,固定资产44万元,实验室面积约320平方米。全室承担科研任务12项,自筹科研经费56万元。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有3项成果通过鉴定,发表论文11篇。同时,承担了5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完成了20名毕业生论文指导。
        韦钰,1940年2月生,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1965年电子工程系研究生毕业并留校, 1981年于西德亚琛工大获博士学位。1982年被聘为副教授,1985年被聘为教授。1982年2月被授予江苏省劳动模范称号,1983年6月当选为第六届人大代表,同年9月和1985年3月两次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84年6月被南京市授予市劳动模范称号,9月,当选为江苏省科协副主席。她是国际分子电子学和生物计算系统学会的常务理事,中国电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副理事长,国际刊物《Molecular Engineering》的编委。
 
二、生物医学工程系成立及第一届工作概况(1984-1987)
        在科研工作的带动下,生物医学电子学研究获得迅速的发展,1984年,研究室科研队伍已发展到25人,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引进了微波网络分析仪和数字图象处理系统等大型设备,固定资产达到两百多万,并新建图像信息工程实验室。
根据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经过充分酝酿,1984年9月,生物医学工程系在南京工学院正式成立。韦钰任系主任,李乃弘任直属支部书记,吕玉琦、于荣良任系副主任。此后,1985年8月韦钰任南京工学院副院长兼系主任,9月增补顾本立为副系主任,1986年3月曹忠才任直属支部副书记,6月于荣良调材料科学系,12月韦钰任南京工学院院长兼生医系系主任。
     1、建系以后,立即着手开展一系列重要工作:
在国内外广泛调研,确定学科发展方向,制定“七•五”学科发展规划。
80年代初,国内外一些高校陆续建起了“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专业。其中,主要由西安交大、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天津大学、重庆大学等。他们的专业方向侧重于生物医学仪器,其一级学科是“仪器仪表”。国际上相应的工作则早得多,在50年代初,即有了“生物医学电子学”,随后,派生出“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工程”、“生物工程”等学科。1984~1986年,系里派出多位教师分赴欧美调研,访问了西德亚琛工大、瑞士苏黎士高工、法国吐鲁兹大学、雷恩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南加州大学、伯克莱大学、犹他大学、华盛顿大学等,学习、掌握学科前沿知识和信息,明确发展方向。
1985年,学校决定在生医系设置本科专业,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科本科专业目录》,专业名称沿用“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但从当代科技发展趋势考虑,认定我校办此专业,方向侧重于生物医学信息工程。并以生物医学成像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视觉仿生等为主要研究方向,进一步开拓分子及生物分子电子学等新的研究领域。1986年6月,更明确的提出争取在一级学科“电子学与通信”内,在我国首先建立“生物电子学”二级学科。
        在建系的方法上,改变通常以教学为基础的路子,确定以科研为主导、带动整个学科发展的思路,这也决定了生医系“高起点”、“开放式”的发展特色。“七•五”期间,全系共承担科研项目47项,总经费174.5万元。1984年10月,经批准成立了江苏省图像信息工程中心。1986年6月,正式实施联合国计划开发署的援助项目“医学图像技术研究”,项目经费69.8万元及50万元人民币,由于实施这一战略,系的发展潜力大大增强,速度明显加快。1986年初,系开始建立“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实验室”,1988年,系决定建立“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中心”,1987年底,固定资产达到350万元。
        2、组建教学队伍,制定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及招生计划,探索办学道路。
        生医系科研先行,在人才培养方面,则从硕士研究生开始,1982年即行招生,至建系前已招生研究生14名。1986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建立生物医学工程及仪器硕士点。1985年起招收博士生,博士点暂时归属于“电子物理与器件”学科,并积极申报建立独立的博士点。
        本科生的培养,始于1985年,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是在全系教职工的努力下,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教学准备工作,1985年9月生医系第一届30名新生准时入学。由于专业学科属于21世纪支柱学科之一的生命学科,也由于学科带头人有较高知名度,广大学子热烈响应,纷纷报考;连续三年,生医系学生的录取分数线列全省第一。系共开出“生物学”、“组胚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医用电子技术”、“微机在医学中的应用”、“生物信息与仿生”、“生物控制论”、“数字图像处理”、“医学成像系统”、“超声医学基础与应用”等十几门课程。
        学科的交叉,是现代教育、科学发展的一个趋势,生物医学工程便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韦钰就任校领导后,提出 “以联合求发展”的办学道路,1987年4月,应《大自然探索》编辑部之约,撰写了专题文章,阐述高校宏观发展方向。在实践中,积极酝酿南京工学院、南京医学院两校教学、科研的合作。1987年9月,成立两校合作委员会,下设两校合作中心,黄开明任主任兼生医系副主任。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复合人才的需要,1988年报国家教委批准两校联合招收工医结合七年制双学士学位班,受到社会欢迎。
       3、在系主任负责制下,研究系管理体制改革。
       1985年学校开始实行院长负责制,在系则实行系主任负责制等一系列改革试点。系建立以后,一方面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同时研究系的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根据当时的客观情况和系的特点,通过发动群众充分讨论,最后决定系不设教研组,而以课题组为系的基层单元。这一形式,使系在发展的探索中保持了一定的灵活性,也充分调动了基层办学的积极性。
        1986年3月系召开会议,进一步专门研究管理工作问题,确定了经费上分灶吃饭,年终奖励拉开差距,从而在制度上保证“大锅饭”,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同时也使经费得到合理利用,减少了浪费。为了使科学技术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1987年8月,江苏省科委批准我系建立“江苏省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开发联合公司”,叶学千任经理,张祥麟任副经理,进一步探索面向社会,扩大与社会联合办学的新路。
        4、研究引进人才和推荐出国培养及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建系以后,系先后聘请4位从国外学成归来的青年教师,接纳了来自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著名高校的优秀青年人才。这支来自五湖四海的队伍,汇集了多种学科,带来了不同学术风格,远胜于单一学科和近亲繁殖,充满了生机,形成了生医系师资队伍的又一特色。至1987年底,全系形成了包括3名教授、7名副教授在内的近40人的教师队伍,全系教职工总数达到51人。与此同时,系派出7名中青年教师赴国外深造,并邀请美、英、德三国4名国际著名学者来系合作研究;主办两次国际学术讨论会,出席国际学术会议18人次。以上这些工作,有力地促进了系的学科建设,提高了系在内国内外的学术地位。
        经过四年只争朝夕的艰苦奋斗,生医系发展的战略格局初步形成,学科发展的基础也已奠定,同时还取得了一系列的突出成绩,在科研方面有7项成果获部省级奖励,它们是:1984年,“肺功能测试仪与微机联用装量”, “AppleⅡ微机数据采集装置”两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85年,使用“计算机技术的超声回波系统”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86年,“固体发动机无损检测用微波计算机辅助断层成像”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伽玛照相机图像处理系统”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四等奖;1987年,“地下管线探测仪”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国产化服装CAD系统”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全系培养本科生77名、硕士研究生30名、博士生8名。学生成绩优秀,在学校名列前茅,其中85级本科生李嘉在托福考试中取得了653分,成为学校历届的最好成绩;87级本科生谷丽萍报考上海交大研究生,成绩名列该校榜首。1985年,江苏省授予李乃弘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1986年,生医系被评为江苏省1984—1985年省级文明单位。
三、调整、巩固、提高
        1988年5月,经过国家教委批准,南京工学院更名为东南大学,学校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6月,系行政班子换届,韦钰校长不再兼任系主任工作,任命沈俊为系主任,顾本立、黄开明、曹忠才为系副主任。此后,1989年8月,沈俊受聘为法国叶鲁兹大学教授,由袁春伟代理系主任至1990年6月。1990年10月系直属党支部改为党总支,有李乃弘、曹忠才任正、副书记。1990年7月至1992年5月,这段时间,系主任空缺,由系党总支暂时全面负责党政管理工作。
      
沈俊,1946年12月生,中共党员。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1978年在入清华大学攻读研究生,1980年进入法国Paul Sabatier大学学习,1986年5月获法国国家博士学,1986年8月来生医系工作,不久被聘为教授。沈钧教授从事模式识别、人工智能、视觉仿生、图像处理等研究工作,在国际上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边界探测最佳线性算子”一文获IEEE 计算机学会“傅京逊(K.S.Fu)”奖,受到各国学者高度评价,被聘为国际学术杂志《Industrial Metrology》编委,《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杂志编委,为国际光学协会、法国信息处理学会会员。
       1992年5月,第三届系行政班子形成,甘强任系主任,顾本立、曹忠才任系副主任。  
     
甘强,1962年10月生,九三学社社员。1982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电子工程系,1985年于南京工学院自控系获硕士学位。1992年被聘为副研究员,1995年被聘为教授。主要从事生物信息处理及神经网络、分子计算理论研究,先后主持国家多项“863”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及部升级课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0余篇。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电子学会生物医学电子学分会秘书长,1995年被评为首批省跨世纪人才,1986年增补为第七届江苏省政协委员。
         在前三年开拓的基础上,1988年,生医系进入了全面建设的阶段,对教学、科研、实验室、行政管理等有关学科建设的各个方面着手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
       教学方面,经过几年教学实践,需要进行调整。同时从1988年开始,以工为主的四年制教育和工医并重的七年制教育同步实施,这是一个开创性的工作,涉及到具体培养目标的确定、招生、教学安排、分班、两校合并分工等一系列重要决策。在生医系和两校合作中心的密切配合下,1988年初,系进行了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调整,为了兼顾两个学制,我们试行按“工医两阶段大体分开,内容有所交叉,前后贯通”的原则来安排教学,即四年在东南大学学习,两个学制合班,有六、七门工医共有的基础课程和两门由南医开出的医学基础课,均属必修课。四年后,根据学生自愿和学校考核相结合的办法,一部分学生毕业,一部分学生继续完成七年学业,授予双学士学位,这种交叉式的安排,节约了学生约1700学时,保证了第二阶段近30门课的学习和临床实习,确保两个学位都能达到应有的标准。1992年,第一批16名七年制学生完成工科的学业,进入南京医科大学继续医学学科的深造,1995年,首批获得双学士的同学走上工作岗位,受到医院、研究所等单位的欢迎,并有供不应求之势。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1992年系决定把四年制和七年制分为两个班级,各自独立招生20名。
       为进一步推动系教学建设,1993年系从组织上加强措施,成立了教学/教材建设委员会,并针对电路、信号与计算机、医学仪器、理化生物、医学与实践等五个方面的课程设立五个教学组,协助教学副系主任抓好教学建设。委员会制定了工作职责,设定了奖惩办法,对进一步提高系教学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还实行教学任务申请制度,目的是充分发掘系教师队伍的教学潜力,以便条件成熟是进一步推行教学A/B角制度。
       教学工作在顽强努力中稳步前进,取得可喜的成绩,1993年,欧阳羲同教授编写的研究生教材《生物电子学》获全校唯一的一等奖;罗立民教授编写的《计算机图形学基础》和顾本立教授编写的《医学成像原理和技术》两本本科生教材获全校二等奖。1994年统计,生医系学生参加国家英语统考的合格率、优秀率连续八年名列全校前茅。每年都涌现大量的学习优秀生,在1994年全校学习优秀生获奖名单中,生医系学生占六分之一。生医系学生陈浩在学习期间便通过了计算机系统分析员的考试。1988年以来,生医系共招收本科生275名,硕士研究生109名,博士研究生35名,并且,还接受博士后10名来系从事研究工作。
       在狠抓教学工作的同时,系持续进行了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从实验室的基础建设道到管理体制进行了多次调整。1988年生医系和电子工程系互相进行了用房的调整,生医系实现了向礼东和电子所两处集中,与此同时,建成了生物医学电子学教学实验室。1994年学校邵逸夫科技馆建成,在学校关怀下,系里把各科研实验室由礼东搬迁到逸夫馆,把电子学教学实验室由电子所迁至礼东。这一年生医系的教学科研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全系用房面积由1500㎡增加到1850㎡。1995年在学校的支持与系自身努力下,又一个新的专门用于教学的微机实验室建成,该实验室拥有486等新型微机10台,在当时,对于加强生医系学生的实践环节、提高微机应用水平来说,有很大意义。
       系的科研工作是围绕重大项目的建设展开的。1986年开始实施的联合国援助项目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6个子项目中取得了“G带染色体分析系统”、“B型超生伪彩色系统”、“智能截瘫康复系统”等12项成果,1989年10月通过国际专家、联合国官员及我国有关部门的评审验收,同时建成了“国际医学影像中心”,带动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
        1988年,系着手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申报重大研究项目,1989年3月通过了项目论证,1990年,“分子器件基础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立项,共投入经费140万元,参加项目的单位还有清华、南大、吉大和中科院。这一种举措为“分子及生物分子电子学”的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1992年分子电子学实验室被定为东南大学九大科研基地之一(后为十大基地),1月成立基地领导小组,2月重大基金项目通过中期验收,3月成为国家教委重点开放实验室,6月被命名为“吴健雄实验室”,陆祖宏任开放实验室主任,袁春伟、甘强任副主任。1993年8月,“分子器件基础研究”以五项基础研究,13项实验成果,8项新技术成果和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103篇论文的成绩通过国家验收。10月,分子与生物分子学开放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成立。中科院学部委员吴全德教授为主任,韦钰为副主任。目前,东南大学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实验室被国际列为主要研究单位之一,在研究线路、分子设计、流动亚相成膜、LB膜诱导液晶排列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1993年“LB膜诱导液晶分子排列机理和实验技术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994年,“自动表面电势测量仪”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四等奖;1995年,“液晶锚定和锚定相变的机理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流动亚相法LB膜技术及装置”获国家教委1996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超薄有序分子膜微结构的显微术实验室研究”,“动态神经元模型和局部连接神经网络动力学特性及其计算能力研究”三项成果获1996年度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陆祖宏,1960年8月生,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电子工程系,1984年在该系获得硕士学位,1985年作为东南大学生医系和英国北威尔士大学联合培养博士,1987年获博士学位。1990年被聘为副教授,1992年被聘为教授,现为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委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开放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分子有序组装及纳米技术和分子电子器件研究,在LB膜大面积成膜技术、分子诱导排列技术、超细颗粒的二维有序结构的表征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1992年被省教委授予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1993年被团省委评为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同时由国家教委授予跨世纪人才称号,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总理基金)。1996年当选为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第三届学部组成员。   

        生医系一开始就十分重视应用技术的研究工作,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室是系最早开展的项目之一,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发展了ALOK成像技术、全数字化智能探伤技术,先后推出三代超声探伤仪,产品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被评为国家级产品,在国民经济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该项目先后获得国家6个部委奖励,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89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LB膜自动控制制膜系统是为替代进口而研制的高科技产品,该系统性能优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990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年被评为国家级新产品。生物医学信息处理是生医系又一项长期发展的高新技术,曾受国家“863”高技术项目资助。1991年“计算机图像处理在细胞遗传和染色体分带上的应用”获农林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年“人类染色体自动分析系统”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实验室凭借雄厚的研究基础,以半年多时间完成了“X刀软件系统”,接着又用不到一年时间完成了“伽玛刀软件系统”两个大型项目,项目总经费约50万元,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此外,全系还研制了B超伪彩色显示系统、超声治疗仪、计算机手写识别系统、细胞脉冲打孔仪等多项医用电子仪器系统并投入使用。
系的科研工作发展势头越来越好,特别基础研究方面已在学校斩露头角。1993年,生医系在国际核心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20篇,列全校第一。1994年,在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排名榜中,生医系的杨晓敏、朱扬明、陆斌、骆桂蓬四人分列全校第一、二、四、七名。1995年,朱扬明博士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排名榜中高居全国第五名。1994年科研经费排名榜中,陆祖宏、袁春伟居全校第六和第十位。自1993年起,生医系的年度科研经费突破100万元。1995年则超过了160万元。
       系的行政管理工作的建设是根据系自身发展需要和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而展开的。1988年,系首先提出了加强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发动系职能部门广泛参与。1989年7月“生物医学工程系行政管理工作手册”汇编完成,发布实施。这一工作的完成,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管理工作中职责不明,政策透明度不高的问题。1993年系还提出了向计算机管理方向努力的建设目标。第二项工作是调整系的行政体制,随着学科建设方向逐步明确,过去课题组的体制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系决定不失时机地以学科组代替课题组,围绕学科方向集中组合力量。经过充分酝酿,1993年12月,系正式下达“关于系行政组织调整的通知”,除机关直属组外,将各课题组分别合并为“分子电子学”、“影像科学与技术”、“医学电子学”三个学科组,并任命中青年骨干教师陆祖宏、罗立民、万遂人分别担任组长。克服了过去基层组织过多、过散、任务单一、缺乏长远目标的现象,为今后学科建设铺平了道路。第三项工作是配合学校的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全面聘任制。1991年系制定了工作量计算的细则,彻底打破了“大锅饭”,建立起公平竞争的环境,激发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各学科组先后渡过了经费不足的难关,承担了一批纵向和横向的重大项目,走上了顺利发展的道路。
        这段时间,系的学术地位不断上升,1990年经批准建立“生物电子学”硕士点,这是系的第二个硕士点。1993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建立“生物电子学”博士点。1998年韦钰教授任中国电子学会生物医学电子学分会主席,分会挂靠在本校生医系,顾本立、甘强先后任秘书长。同年,生医系主办了中国影像研究会第四届学术会议。1991年5月,系开始筹办第20届国际声成像会议,1992年9月国际声成像会议胜利开幕。同年,还主办了第3届全国LB膜学术会议暨第2届全国分子器件研讨会。接着,1993年系主办了中美双边无损伤医学诊断会议,1994年系主办了第14届全国生物医学电子学学术年会。1996年11月,主办了第4届中日双边智能电光材料和分子电子学会议,与会代表90多人,其中外国代表30多人。1993-1996年生医系共有14人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的组织委员或学术委员,其中2次担任主席。
       1993年韦钰校长调任国家教委副主任,1994年10月,韦钰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6年,袁春伟教授被任命为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由于我校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系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成绩显著,江苏省人民政府再次于1988年和1990年连续授予生医系省级文明单位的光荣称号。
        1996年5月,系第四届领导班子成立。罗立民任系主任,孙啸、鲍旭东、曹忠才任系副主任。孙啸还兼任东南大学与南京医科大学合作中心主任。
        罗立民,1956年7月生,九三学社社员。1982年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信息工程系,同年赴法国雷恩第一大学深造,1986年6月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应聘于生医系,1990年被聘为副教授,1993年被聘为教授,博士导师。罗立民长期从事三维图像分析方法和理论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高技术项目、联合国计划开发署项目、中法国际合作项目及大型开发项目十多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78篇,其中国际上发表29篇,获奖6项。1990年受聘于法国雷恩大学担任兼职客座教授,1995年任法国学术杂志《Innovation set TechnologiesenBiologyet Magazine》编委,兼该刊物中国专辑主编。1997年,担任中国电子学会生物医学分会主席。

        2000年5月,系第五届领导班子成立。顾宁任系主任,孙啸、舒华忠任系副主任。
        2001年5月,周曼云任系党总支书记,洪宗训任副书记兼系副主任。
四、总结与展望
      在艰苦奋斗中不断成长的生医系即将迎来她12岁的生日,回顾生医系走过的历程,是很有意义的。
       生医系是在一张白纸上成长起来的,她没有继承,没有可以沿袭的传统,一切几乎都从零开始,尤其在教学和组织管理方面的空白,开始阶段曾带来很大压力。这也迫使生医系认真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并根据自身特点开展创造性工作。经过顽强不懈的努力,生医系边建设、边探索、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任务。
        生医系又是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诞生的,她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她只能在竞争中成长。然而,这种环境却造就了生医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敢懈怠、力争上游的品格,使之在学术领域内能从无立锥之地到在国内外占有一席之地。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生医系经受了人才经常性流动的考验,稳步前进,全系有教授13名,已退休5名,现在职8名,其中博士导师5名;副教授20名,现在职16名;教师中获博士学位的有24名,45岁以下的教师占总数的87.5%。教师中学历层次之高和平均年龄之低均居学校之冠。
       为什么生医系能在短短几十年内,脱颖而出、迅速成长,创造回辉煌业绩呢?以下几点是必须肯定的:
       一是党和国家的关心和支持,学校领导的坚强决心是生医系发展过程中在精神和物质上的强大支柱。
       二是有一支年轻的、士气高昂的、敢于攀登科学高峰的学科队伍。有像韦钰那样学术视野宽阔、高起点、高要求、行动果敢的学术带头人。
三是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同步进行,促进了队伍的团结,推动了学术民主,为年轻人迅速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四是领导班子思想始终保持一致,党政密切结合,相互支持,不仅处理好日常事务,而且能从一定的战略高度引导系的发展。
目前,正处于世纪交替的重要时期,生医系已经完成了初期创建、中期建立稳固基础两个阶段,进入了集中精力搞好学科发展的新阶段。1994年生物电子学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年资助金额为30万元;1996年,国家正式实施“211工程”,经审批,“生物电子学”被列入“211工程”项目,获得了110万元的资助;最近,南京市科技与产业发展协同中心决定支持生医系发展四个应用研究项目。这一切为生医系顺利的完成“九•五”学科发展规划,以更新的面貌跨入21世纪奠定了基础。全系同志已经把全面建设生命学科作为自己的长远奋斗目标,他们将一步一个脚印地在崎岖的道路上奋力攀登。随着辛勤汗水的浇灌,生医系将展开自己历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