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医系创建初期的那些事——顾本立

发布时间: 2014-03-06      访问次数: 128

 

    回想生医系创建初期,涌现在我脑际的是那种意气风发、团结一致、勇闯艰险的精神。那时其他高校在生物医学工程方面已经建立专业和进行这方面教学、科研多年了。而我们却没有底子,只有韦老师从德国带回来的一些先进的信息、发展思路以及原来从事电子学工作的一些经验。没有项目,缺少经费。特别是很难争取到生物医学工程方面的项目。因为给项目经费的人都很现实,我们在生物医学工程方面没有基础,人家看不到马上可以实现的利益,即使你韦老师名气很大也不会轻易投钱。而肯给钱的是一些我们从未接触过的非生物医学项目。例如韦老师到国家科委去汇报CT方面的国外情况,想争取医学CT方面的项目,但领导希望韦老师用CT方法去检测国产的固体燃料火箭。我们为了进行医学超声方面的研究,做了将模拟的超声信号数字化采样工作,这个结果在学术会议上发表后,争取到的是超声无损检测成像的项目。
    接受国家科委的任务后,韦老师带了我去航天部西北某火箭生产基地调研,在参观了整个生产过程后,对方与韦老师协商出了一个“固体发动机微波无损检测计算机辅助成像”的可行性试验项目,经费四万,时间两年。回校后韦老师就把这任务交给了我。在基地定项目时,我觉得上面有韦老师顶着,而且是一个可行性项目,并不是一定要做成功的,所以对困难也没去多想。但是具体落实时却越来越觉得艰难。首先我用微波CT的方法对目标进行了仔细的计算,发现用微波CT方法对该目标进行剖面成像是不可能的。但我们总不能拿了四万块钱什么具体工作不做,说一句不可能就完了。好在项目名称上并没有CT这个专用名词,我若用其他方法完成,只要仍符合项目的名称即可。但如果这样理解,那么假如要说不可能,就一定要对所有可能的方法进行试验都不行才可以,那所花的时间和人力物力就很大了。所以只有选择一种符合项目名称的方法,而且检测成功,把剖面图像做出来,给出可行的答案,才是最省事的。我们之前从未接触过火箭,也未从事过无损检测工作,由于项目的军事敏感性,我们根本查不到相应的资料,(在后来的鉴定会上航天部专家讲到他曾经到美国去参观过他们正在进行的火箭检测研究工作,对方带他们在实验室玻璃窗外一带而过,他似乎看到了与我们鉴定时用的类似设备系统,但具体情况对方什么都不讲)。我带领了青年教师郭宝杰、陆斌,用不同方法摸索,利用3cm微波波导系统和一台进口的微波网络分析仪,用微波信号探测火箭内部,将接收到的带有内部信息的微波模拟信号数字化采样,然后数字信号处理进行模式识别,来判断发动机内部的情况,以及是否存在缺陷等。在当时1985年模式识别技术还很少见,我自己上大学时没有学过信号处理,而是在文革后80年代初补课学了一点皮毛,我们几人边学边干,进行了无数次的试验,终于找到了规律,根据模式识别的结果在计算机上拼出了类似于CT结果的一层层剖面图像。虽然它并不是一个实际的CT图像,但它与项目名称相符而且达到了用户的判断并检出缺陷的要求,给出了直观的内部情况剖面图像。在航天部组织的鉴定会上用一段火箭模型当场检测,画出图像,并与当场将模型解剖的结果对比,完全相符。所以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评价为“已达到国际水平,特别国际上对这一技术保密甚严,它的研制成功意义更为突出”。随后又获得了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说实在话,后来回想此事也有些后怕,如果开始时我对有关技术了解得深入一些,我是绝对不敢接下这个项目的,当时也就是在韦老师强大气场的带动下凭一股子什么都不怕的冲劲,去闯、去探索,才做成了这个项目。

鉴定会专家组及航天部四院、我校工作人员合影 

鉴定会专家组及航天部四院、我校工作人员合影

       在建系初期大家的团队精神特别强,在韦老师的带领下好像什么事也不怕,韦老师为了开拓系的事业,在各方面探索,而大家就:韦老师指向哪里就攻向哪里。有时候为了大局出发,即使所布置的工作偏离原有方向,也服从需要努力完成。本来按照我当时从事的医学成像教学课程、“医学成像研究和开发”联合国项目以及我系的性质,我应该专注于医学成像学科方向上,但当时韦老师在地球物理CT成像(声成像)方面做了一个报告,引起地球物理界刮起了CT风,在我系举办了讲习班,他们给钱给项目要求我们参与,同时这工作也可以配合当时我系申请举办国际声成像会议的需要,韦老师把这方面的任务交给我,我在完成繁忙的医学成像教学、科研任务以及系行政工作的同时花费大量精力,为地球物理界代培了两批研究生以及帮助韦老师带这方面的博士生,并完成了这方面的几项科研任务。无疑它大大地影响了我在医学成像方面的深入发展,但这也是从大局出发必须完成的事,只能如此。其他人也是这样,为了工作需要,并不很讲究个人的发展方向,我们追求的是整个系的高速发展,在探索中逐步把系的专业特色树立起来,在这过程中为了生存壮大,从大局出发,有时完成一些偏离个人方向的任务是在所难免的,除了地球物理外当时也有教师在超声无损检测方面完成了多项任务,有的教师兼职做着许多事务性工作。但最终是一起把生物医学工程方向的特色建立并壮大了。就像韦老师所说,当时那些人、那些工作就像是铺了一条路,这路通向了今天的成长起来的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今天老一辈的铺路石任务已经完成,新一代的专业人士已经成长起来,我们的学院日益壮大.愿我们学院继承和发扬勇闯艰难、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把学院建设得更美好。